一个新的公众号要增长粉丝的办法是怎么样呢?可以通过微信技巧和短时期的加强宣传获取很多粉丝,但是如果要取得持续成功,一个公众号需要不断的推送内容的质量,微信公众号可以做到基本都是10万+的阅读量,最大的原因只有一个,就是“内容独特”。
但这个“内容独特”,并不是我们常规理解上的“内容独特”。很多微信公众号正是陷入一个“独特”的误区,追求与众不同,天天苦逼呵呵的做奇葩内容,但最后却没有什么实质的效果。
我的微信运营经历
最近这两年微信公众号很火,2014年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开通了一个,当时并没有什么想法,就是想随便玩玩。有一次在做内容的时候,我突发奇想,想要推送一篇恶搞的文章。
这篇文章的标题是:中国人都该知道的三十二种健康误解
但实际打开后最终的内容是这样的:
曾经的实验
我故意起了一个庸俗的题目,并在摘要之中使用了一些误导性词汇。只有你打开页面时,才能知道我的真实意图。
最初本以为这种文章会让大家觉得“独特”,但最终结果出乎我的意料。文章发出去之后,马上就掉了几十个粉——要知道,当时我的粉丝数一共只有几百人——有粉丝愤怒地责备我:我真是看错你了,发的什么鸟玩意!?取关!
有了这次经历之后,我不再寻找什么“独特”的内容,而是正常发布一些内容。
但万万没想到,更加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。有一天我看微信后台的数据,发现我后来推送的十几篇内容,数据都不如这个《中国人必须了解的三十二个健康误解》好,当时我的粉丝只有不到1000人,而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是900多,最终转发更是达100多次。
这篇文章最终能有这么高的关注和转发,完全是因为标题。我相信参与转发和阅读的粉丝,对我肯定是没有了解的。他们觉得这个内容不错啊,中国人的养生,值得转发分享。
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存在?
从传播角度来看,内容可以简单地分成两种:有趣的和有用的。
什么叫做有趣的?就是搞笑视频,段子合集、恶搞文章、历史秘辛、成语来历、古代传说、美国最美的十个地方之类的。你在阅读这“有趣”的内容时,感觉到的是一种精神愉悦,整个人是很放松的。
而有用的内容,通常和你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紧密相连。一个人身体不好,对养生类文章关注就会很高;一个人平时使用手机支付比较多,看到一篇防 止手机诈骗的科普,自然会重视。最近牛市,炒股类的文章就火到不行;爱吃小龙虾,看到日本人豢养小龙虾的“秘闻”就会格外上心。
无论是故事还是小龙虾,我们看这些内容的目的,不是获得愉悦或无聊,而是它们可以解决我的某些问题,目的性非常明确。
对于用户黏性来说,“有用”非常关键。比如我加了一个叫北京交警的微信公众号,推送内容非常无聊,全是一些我不关心的宣传,但我绝不会去取消关注, 因为我可以靠它去查询机动车违章。再比如我还加了一个叫京城美食日记的订阅号,这是我朋友的号,基本上很长时间才推送一次文章。但我不会取关,因为他会定 期发京城各处饭店的测评,所有内容都是他自己写的。我俩口味差不多,他觉得认可的,我应该也会很喜欢。
当然,有趣和有用之间并无法严格的进行区分,你可以在有趣的内容里提炼出人生哲理,也可以把有用的内容写得很有趣。不过在做内容的时候,这两者必须有一个是重点,你必须了解目标用户最核心的诉求,是有趣,还是有用。
更重要的是,内容也要符合平台的“调性”,无论什么平台照搬一样的内容,你肯定做不到篇篇10万+。
比如在新浪微博上,“有趣”的内容可以迅速传播,高转发的内容不是段子就是明星娱乐新闻。而在微信上,“有用”的内容才是王道,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“不二法门”。
后来我不再恶搞,平时发发有趣的内容,运营微信公众号还是奔着好玩,也没什么大目标,数据也就一般般。有一天闲来无事,我看了下微信后台的数据统计,发现用户最认可的文章是这两篇:
趣味内容
一篇是讲我疑似肺癌的诊治经历,当时我的粉丝数是4万人,但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有10万+,转发也达到了3000多。
另外一篇文章是民俗类科普:《羊年生人命最苦?凭什么》,论述羊年生人不吉利的迷信怎么产生的。打开率也有3万多,转发1200。
这两篇文章有着一个共同特征——“有用”,第一篇是讲癌症的预防和治疗,第二篇是谈相亲或生孩子时属羊是不是该忌讳,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,离我们的生活很“近”。
通过笔者这几年在微博和微信上的实践与观察,微信更适合“有用”的内容,而微博更适合“有趣”的内容。
微信公众号内容要怎么吸引10W+粉丝的要怎么做呢?你好好想想。